培训干货|深入解析保险公司风险偏好与限额管理

2018-06-07

培训干货:深入解析保险公司风险偏好与限额管理

【编者按】2018510-11日,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在北京举办“2018保险资金运用全面风险管理”第一模块培训。以下内容根据授课嘉宾的演讲内容整理,不代表协会与嘉宾所在单位。

作者|平安人寿风险管理部风险监控室经理肖仕奎

编辑|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叶璇

 

一、风险偏好的制定

(一)基本概念

 

如上图,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风险限额是自上而下的关系。风险偏好反映公司对风险的基本态度,是公司各项经营决策和活动的基本约束;风险容忍度是对风险偏好总体目标的分解与细化,根据公司业务或风险类别进行分类,分别设置容忍度;风险限额是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继续向下传导和分解的结果,设置与日常经营紧密相关、便于追踪的监测指标,并根据风险偏好总体目标分解相应的预警值与警示值,需制定相应的监测与应对措施。

(二)内外部需求

保险公司风险偏好的制定需要满足内外部的需求。

1.从外部监管来看,监管下发的《偿付能力监管规则第11号: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要求与评估》中规定,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偿付能力风险偏好体系,明确公司在实现其战略目标过程中愿意并能够承担的风险水平,确定风险管理目标,运用各类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将风险管理要求嵌入公司经营管理流程中。

监管要求保险公司应当制定偿付能力风险偏好管理政策,明确风险偏好管理机制,包括:结合公司的业务发展战略和当前的风险状况,制定风险偏好,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确定各类风险的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建立并不断完善风险偏好传导机制,将风险偏好体系融入公司经营决策中;建立超限额处置机制,并及时监控和报告风险容忍度和风险限额的执行情况;每年对风险偏好体系进行评估和必要的更新。

2.从内部发展需求来看,公司业务持续发展需要风险偏好体系保驾护航。

首先,偿二代实施以后,偿二代体系资本要求增加了数倍;同时,偿二代下很难通过再保改善偿付能力,增资和发债改善偿付能力的效果也大打折扣;偿二代较偿一代更复杂,一旦偿付能力出现问题风险很难缓释。

其次,风险偏好制定需要对股东、债权人、客户、员工负责;

同时,风险管理在公司经营管理中越来越重要,风险偏好是风险管理的核心工具。

(三)偏好语言的选择

1.考虑各方诉求

偏好语言的选择主要是基于公司内外部的需求。

在公司内部,董事会和管理层期望公司业绩持续提升,整体风险可控,关注战略目标、偿付能力充足率、监管评价、盈利能力、ROE、声誉等;风险管理相关部门期望公司总体风险和各子类风险能够准确识别与评估,关注监管评价、偿付能力充足率及各类关键风险指标;业务部门期望实现收益最大化,关注保费收入情况、NBEV、投资收益等。

在公司外部,股东、投保人等期望收益最大化、公司偿付能力充足且稳定,关注NBEV、盈利能力、保单收益、分红水平、服务体验、偿付能力充足率、等;债权人期望公司经营稳定,盈利情况良好,现金流充足,关注偿债能力、评级、偿付能力充足率、盈利、经营策略情况;监管机构期望公司在风险可控的条件下,保持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关注合规经营、监管评级、偿付能力充足率、经营策略等。

2.风险偏好的维度与指标

风险偏好可以从多种维度进行描述,公司可以根据自身战略特点与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并选择风险偏好的语言。以下图表列举了战略、盈利、资本、价值、流动性、操作及声誉等多个风险偏好维度,分析了选择每个维度的意义以及代表性的指标:

 

(四)风险偏好框架

下图是一个公司风险框架的示例:

 

风险偏好分为定量、定性两大维度,之下分别可以有资本、盈利和流动性维度,以及战略、声誉和操作风险维度。

资本维度是对偿付能力充足率的要求。特定压力情景时要考虑长期低利率的情况,可能会做一些保守的处理。

盈利维度是对特定压力情况下法人利润的要求,制定时需要考虑会计准则和主要影响因素。

流动性维度是对在特定压力情景下剩余流动性的要求。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比监管要求更严格的压力情景,对于行业中保费收入大幅下降的情况具有现实意义。

(五)风险偏好制定

 

上图展示了风险偏好设定、传导分解及应用的全流程。

在制定风险偏好时最主要的手段是压力测试。风险管理部、投资管理中心、精算等相关部门全面参与公司预算,了解公司的整体情况,会定期开展压力测试,包括一些比较重要的、影响比较大的压力情景。在做年度预算时,会对整个公司做一个盘点,然后对压力情景进行校准,进行风险偏好设定下的风险独立评估。

在制定风险偏好的过程中会与各个部门沟通,当重要的风险指标和抗风险能力有变化和大调整会及时向领导汇报。

在资本规划、资产配置、负债端新产品开发等各个场地都要尽可能应用风险偏好。

从压力测试-偏好-限额-跟踪,要实现这个完整的逻辑,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需要有平台的支持。

(六)压力测试

无论是从监管要求还是从公司内部管理角度,压力测试都是公司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公司需根据监管要求、自身业务现状和发展战略,结合外部环境,综合制定压力测试情景、压力测试方案与压力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运用。

从监管要求出发,偿二代第9号文规定需进行压力测试,需按照必测情景、自测情景等进行正向或反向压力测试;并且监管要求进行年度压力测试。

从公司内部需求出发,根据风险偏好、业务特点、外部环境等各种因素,确定压力测试情景和测试方案;可灵活设定测试频率方法。

压力测试基本思路与过程包括三部分:

首先,压力情景的校验和确定。根据监管要求及内部管理需求,定期对压力测试情景进行校验,结合内外部环境与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宏观经济、投资市场及公司内部参数,组成单一及组合情景。校验在集团内每年进行,具体制定的过程中有集团、寿险、其它专业子公司在一起参与和讨论,各子公司可以提出自己特定的需求,例如寿险可能对利率有保守处理的需求。

其次,确定压力测试计算逻辑与方案。根据压力情景的制定结果,确定压力测试的测算方案,例如对哪些重要指标进行压力测试。压力情况的设置和处理要尽量与实务相一致,例如压力情景在分红帐户和万能帐户中是否要考虑损失吸收,利率传导中公司的利差是否要做一些调整等。

最后,压力测试结果的分析与运用。可通过压力测试识别高风险产品、高风险资产、产品和资产集中到期等情况;把压力测试结果应用到偏好设置与限额管理中。

将压力测试的结果和结论应用于日常的工作经营当中。例如利率风险会是公司偿付能力的敏感性因素,在新产品开发时应考虑管控对利率风险。

针对不同的目标,对同一因素的关注点也会有所不同。例如在盈利测试时候考虑利率,与偿付能力测试时考虑利率有些不同,盈利维度其实没有偿付能力维度那么敏感。

下图为偿付能力、盈利、流动性、分红万能特储的压力测试:

 

二、风险偏好的传导与执行

(一)风险偏好的传导基本思路

 

如上图,风险偏好的传导和执行按照自上而下的层级。在制定、变更风险偏好和风险容忍度的过程中需要与管理层和董事会沟通,之后形成风险偏好陈述书。具体从容忍度落实到限额的过程中主要是与业务部门沟通达成一致,在操作层面出具限额指引,通过风险管理执行委员会审批以后下发到各部门。

 

上图是一个传导风险偏好的案例。整体风险偏好体现在战略层面。向下的偏好维度层面有量化、定性的资本、盈利、流动性、声誉、战略、操作合规等多个维度,每个维度设定了风险容忍度,然后再分解到大类风险层面,资本维度项下按照偿二代的框架,可以分为市场风险、保险风险和信用风险;盈利维度向下的风险没有列在图中,主要是按风险敞口角度分解。大类风险再分解到应用层面的风险限额,资产端的限额有利率风险、权益风险、房地产风险、境外资产风险等,负债端可以分解到死亡率风险、疾病风险、医疗健康风险等。

 

风险偏好基于资本维度的传导如上图,基本思路为设定不同程度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要求,形成黄色预警区间和红色危险区间。资本维度监管的底线是100%,偏好底线在监管底线的基础上考虑一定的安全垫,再往上就是预警的黄线,最上层是目标区域。

设定底线时会做一些盘点和压力测试,包括公司正常情况下偿付能力充足率测试,以及在极端低利率、负债端的贴现率锁定在一定值的情况下,是否能满足偏好底线的要求。

设置黄线时会做十年一遇的压力测试,保证风险偏好有一定的安全边际。

(二)风险偏好的应用

风险偏好作为公司整体层面对于风险的态度,可应用于经营、决策等各个方面,包括对年度预算进行独立评估、资本规划、资产端的战略资产配置与动态资产配置、负债端的新产品开发等。此外,IFRS17实施后负债准备金风险边际中可能要体现风险偏好的要求,届时风险偏好可能有新万博体育_万博体育app下载-中国竞彩网|首页:的应用场景。

1.预算独立评估

根据偿二代监管规则第11号文规定:保险公司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对业务规划和全面预算进行独立的风险评估,确保其符合公司既定风险偏好。业务规划和全面预算在提交董事会审批之前,需经首席风险官审批。

根据监管政策,第一,风险偏好需要在预算之前确定;第二,风险管理部门对全面预算做独立评估可以以风险偏好作为一个基准。

我们在做独立评估时梳理了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业务规划;第二,法人利润;第三,偿付能力;第四,流动性;第五,资产配置方面对外部评级的影响;第六,分红特储和万能平滑。

2.资本规划

在时间顺序上,每年9-10月先设定风险偏好;年底开始年度预算,通过压力测试评估偿付能力充足率;下一年年初进行资本规划,根据压力测试结果确定分红预期及是否需要发债、注资等资本补充。

3.战略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的设定需要在风险偏好的框架下进行。资产配置方案均能满足偿付能力、盈利、投资收益目标等要求时,由投资管理部门根据收益情况判断,选定最优资产配置方案,保持投资的主动灵活性。

在具体操作时,风险管理部会与资产配置团队沟通盈利、流动性、偿付能力等的风险偏好底线,资产配置团队会根据投资收益的底线确定资产配置的上下限,特别是风险资产的上下限,然后系统根据这些信息会提供一些有效前沿。有了这些有效前沿信息,针对选出的资产配置方案再做压力测试,根据压力测试的结果拟定方案,最后交由管理层做决策。

4.新产品开发

新产品开发时体现风险偏好的要求,约束产品NBEV。原则上,产品利润率应满足在投资收益率假设为**%的压力情形下,NBEV满足一定要求。

三、风险限额的设定与组合管理

(一)资本预算

1.最低资本占用上限分解

首先,我们根据目标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来盘点最低资本的占用上限。最低资本占用上限=预测实际资本/目标偿付能力充足率。最低资本占用上限确定思路和方法如下:

 

确定最低资本上限之后,按照保险风险、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资本要求占比把它逐级往下分解。以下是一个示例:

 

2.实际资本最大损失限额分解

对实际资本最大损失限额进行分解,也是用比例分配法。负债端保险风险分解到各个具体的风险,资产端分解到各个资产类别,如下图:

 

3.负债端限额分解

根据实践经验与公司实际业务特点,在确定保险风险限额时,可以进行一些特殊的处理:以资本维度分解而来的损失限额为基础,计算对应子类风险的经验恶化上限;最终限额为子类风险预期EV现金流+EV现金流恶化。偿二代保险风险最低资本计算方法如下:

 

4.资产端限额分解

在确定投资端风险限额时,也可以进行了一些特殊的处理:由资本自上而下分解得到的损失限额是实际资本金额,在实际跟踪时,转化为跟踪各类资产的损失;考虑到公司资产规模较大,在追踪时对资产尽可能进行细分,例如分为上市与未上市、境内与境外;以成本计价的资产,使用风险准备金作为其损失金额。如下:

 

我们把上市权益和未上市权益的限额分开,未上市权益是以成本计价,把它做了细分以后上市权益的限额自然就减少了,约束效果就会更有效。此外,以成本法计价的资产在实际跟踪的时候经常为零,最好能够多一些应用场景,我们的方法是风险准备金,不同的风险资产会计提风险准备金,把风险准备金设定上下限,和资产限额挂钩。

资产端限额分解还应用于分红帐户和万能帐户管理:将分红、万能账户未分配盈余嵌入限额体系,从资产端和负债端全面监控风险。当公司分红或万能账户中的上市权益资产比例较大时,分红特储与万能平滑准备金对市场价格的敏感性将会增加,从而对分红账户与万能账户的管理带来更大的挑战;通过设置分红、万能账户未分配盈余安全边际指标,持续监控分红、万能账户未分配盈余的安全性和充足性。

(二)资产配置

进行战略资产配置时,对风险资产设置上下限,主要约束与依据为:以偿付能力、盈利和流动性底线等风险偏好为基本约束,考虑账户特点计算最低投资收益与击穿概率的要求,设置风险资产配置比例的上限与下限,有针对性的进行资产配置。以下是一个示例:

 

1)账户特点分析

在具体操作时,会分析每个帐户的情况,传统帐户的久期特别长,分红久期比传统险帐户久期短一点,万能久期是最短的,不同的帐户对投资收益的敏感性要求不同,在做资产配置时会有不同的诉求。例如下表:

 

2)设定过程

SAA规划时,需充分考虑公司的风险偏好的要求:公司的主要帐户会设定投资收益底线,具体会做情景模拟,要求**%的情景都要能够满足投资收益大于底线。

资产配置时会考虑跟踪误差,实际上权益比例的变化会带来的帐户收益率和波动率的变化,权益资产比例越高则跟踪误差也就越高。随着组合波动率的变化,负债成本击穿的概率和压力情况下的偿付能力和盈利的结果会有不同。例如下表:

 

随着组合波动率的变化,负债成本的击穿概率和压力情形下的偿付能力水平都将随之变化,通过对不同跟踪误差组合的计算,选择符合公司风险偏好的权益上限。

(三)风险限额的设定-外部评级指标

公司将评级相关指标纳入限额,进行定期追踪与预警:风险偏好总体目标为维持较好的评级水平;根据穆迪评级方法论,以下两项指标体现了对投资资产风险的监控和约束:

 

由于穆迪的指标中对传统帐户和分红、万能帐户没有区别,在实际操作中考虑到公司的实际应用场景会做调整。

以上高风险资产主要是指权益资产,也包括房地产和偏股型的资管计划。指标中会计算高风险资产占比。

(四)风险限额的追踪与报告

对风险偏好进行传导的目的,是为了将风险偏好进行细分,形成与日常业务相关、便于监控的具体风险指标和对应的限额。因此对风险限额进行定期追踪与报告,是公司风险管理和风险偏好落地实施的重要环节。

确定合适的风险限额追踪和报告机制,能够向公司不同的受众提供各类重要风险的现状,并且能够通过对风险情况的分析提出有效的决策建议。

以下列举了风险限额追踪与报告机制的重要因素:

? 设置丰富、完善的指标与限额体系,确保能够基本反映公司各方面的风险状况;

? 在监测风险限额的同时,应当详细分析风险追踪值及其变化背后隐含的重要因素;

? 风险报告应能够反映公司业务的独特风险驱动因素和特性;

? 限额的追踪与报告需要定期进行与汇报;

? 智能化的系统,自动关联业务系统,数据获取不受制于其他业务部门;

? 尽可能多的利用可视化的图表,以此反映关键风险指标的当前情况和变化情况,确保能够引起管理层和相关人员的关注。

(五)年度检视与调整

 

偏好体系完善以后,偏好本身不一定在每年都需要很大的修改,但是因为公司的业务规模每年都会有变化,每年的限额都会根据情况有所不同。

我们在每年年底都会对限额进行重算。如果年中投资策略出现很大的变化,或者业务出现很大的变化,年中也有可能进行调整。

(六)超限处置

根据监测到的风险偏好、风险限额指标的不同结果,将触发不同的超限处置流程与处置措施。根据风险偏好与风险限额指标分别确定超限处置流程如下:

 

 

超限处置会有两个预警区域:一个是预警黄色区域,另一个是警示红色区域,会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如上图。